请打开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浏览
对赌取消!万达留住380亿投资款,王健林危机解除了吗?
发布时间 2023-12-12 20:59  |  作者 王五&晨哨君  |  阅读 133
尽管当前IPO的“最后期限”在新的投资协议签署的情况下暂时得到了一些延缓,但380亿的巨额投资终将是要退出的。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万达仍未能成功上市,又要准备出售哪些资产呢?
来源 | 王五说说看

近期,历经各种流动性问题和IPO挑战的万达集团迎来了一则重大利好。原本预定在今年年底偿还的300多亿元“对赌”款被推迟,这为万达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对赌危机解除

400亿投资暂缓退出


2023年12月12日,万达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新闻,题为《太盟投资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新投资协议》,正式宣告“对赌”危机解除。当年,踌躇满志的王健林曾放出豪言,称“万达以后完全可以凭着万达商管带来的现金流,任凭风浪大,稳坐钓鱼船”,确信2023年底前珠海万达商管能够完成IPO,从而实现380亿元战投款的顺利退出。从这一次的投资逻辑来看,战投们愿意投钱的前提是珠海万达成功上市,这么一来就能套现离场、赚取差价。资本是逐利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战投方们留了一个后手,投资协议约定一旦没能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上市,战投有权要求万达赎回股权。这意味着王健林的万达集团不仅要归还380亿元的本金还要按照8%的年利率支付利息。从过去的万达IPO之路不难看出,拿到高额投资后的珠海万达上市之路颇为不顺,2021年10月、2022年4月、10月以及2023年6月四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始终没有进展。现在已经接近2023的尾声,无法IPO会让万达“吐出”400亿元以上的现金,对当下处于现金流危机中的万达无疑是致命打击。为了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王健林和万达高管使尽了浑身解数终于在距离年底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搞定了“对赌”危机。根据官方新闻显示太盟投资与万达签署了新的投资协议,太盟投资会联合其他投资者在老的投资协议到期后先赎回投资款然后再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投资。新的投资协议下万达持有珠海万达商管40%的股份,包括太盟投资在内的老投资以及新加盟的战投总计持股60%。简单来说就是万达先把钱还给战投,之后战投再出资投资,资金转了一圈后重新进入万达集团的账户,用不着立马偿还400多亿元的现金了。对万达来说确实是重磅利好,万达现在最缺的是现金,能够“省”下数百亿元宝贵的现金资源相当于解下了悬在王健林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战投们来说也不错,当下的市场并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即便顺利从万达手里拿回钱了还得找新的、合适的投资渠道,这可不容易。据估计新的投资协议中包含了赎回和年息条款,即如果未来珠海万达商管还是没能上市战投有权利拿回本金并按照一定的利率获得资金占用费,相当于做了一个高息理财。

珠海万达商管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轻资产运营、成本压力不大,截至今年11月底一共运营管理着494个大型商业中心,靠收取租金和运营管理费用赚钱,利润率不错,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


长期的资金问题依然存在

仅靠卖卖卖是不够的


那么,对赌取消是否意味着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彻底渡过了危机呢?恐怕没那么顺利,万达目前的财务情况依然较为紧张。以万达商管为例,当前持有的境内债券本金总额达69.02亿元,其中有18.78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同时,境外美元债共有3笔,本金总额为13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00亿元。除此之外,还存在银行贷款、商业票据等其他债务,使得万达商管的流动负债超过了1000亿元,其中短期负债高达662亿元。目前,万达商管账上仅剩133亿元货币资金,显然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在同对赌协议的战投们协商的同时王健林出售不少资金以缓解流动性危机。最近的一次是在12月6日,上市公司万达电影的控股股东北京万达将51%的股权转让给了上海儒意,加上今年7月曾以22.6亿元已经把49%的股份卖给了同一买受人,北京万达成为了上海儒意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也借此成为了万达电影新的大股东。收购方上海儒意公司的背后是腾讯,这意味着从此之后全国852家万达影城都将会划入腾讯麾下。同样是在今年7月,万达投资以21.7亿元的价格将8.26%的万达电影股份卖给了东方财富的老板娘陆丽丽。万达集团的另外一个核心资产为坐落于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仅在今年就卖掉了多座,包括上海周浦万达广场、上海松江万达广场、西宁海湖万达广场、江门台山万达广场等。另据媒体报道,更多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进入了待出售清单,随时准备为缓解万达的资金压力做准备。这种举动几乎等同于削弱了万达的根基,因为不论是万达集团本身还是即将上市的珠海万达商管,都极为依赖自身建设的万达广场。在没有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万达不会轻易大规模出售这些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要知道,2017年万达同样面临流动性危机,当时也只是通过出售文旅项目和酒店渡过了难关。而从当前万达出售资产的态势来看,近期的万达可能是真的“缺钱”了。由此可见,太盟投资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新投资协议对于现在的万达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IPO虽难

但可能是万达最好的“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对赌”危机的解除并不意味着380亿元可以永远不还了,万达和战投只是签了新协议,涉及的内容大概率依然与珠海万达商管IPO有关。要知道,万达集团在过去十几年历经多番尝试上市,却又频频遭遇挫折。早在2007年,王健林规划让万达在A股上市,然而随后的地产调控让计划告吹,迫使目光转向香港。2014年,万达以“万达商业”名义在香港借壳上市,虽然融资规模破纪录,却遭遇股价持续下滑,引发市场对其商业逻辑的质疑。看着港股上市的“万达商业”市值被“严重低估”,王健林继而退出港股,继续准备在A股上市,但2016年面临内地地产企业上市监管难题。尽管信心百倍,但2017年的流动性危机迫使其以巨额价格出售文旅项目和城市酒店股权。这一变动令万达核心业务受挫,商业逻辑备受质疑。证监会未能认可其非传统地产商的身份,令上市计划受阻。尝试回归A股和港股,剥离重资产以期商管公司独立上市也未能如愿。2022年,港交所两次拒绝万达商管的上市申请,令其焦虑不安。即便第三次冲击失败后,仍在2023年6月提出第四次上市申请。对于在与时间赛跑的王健林来说,不停地去准备IPO可能是企业最好的选择。尽管当前IPO的“最后期限”在新的投资协议签署的情况下暂时得到了一些延缓,但380亿的巨额投资终将是要退出的。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万达仍未能成功上市,又要准备出售哪些资产呢?




 
目录
首页 国内 国外 宏观 企业 人物 专题 创投 产业链 理财 股票 资管 并购 上市 债市 国企 机构 VCPE专项通道 上市公司专项通道 央国企专项通道 政策研究专栏 资源同步OA通道 机构数据API定制 科创企业申报 拟上市辅导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