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人民币,近五年最大私募股权投资
继大连万达商管集团与太盟投资集团(PAG)于2023年12月12日宣布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太盟投资集团、中信资本、Ares Management 旗下基金(Ares)、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Platinum Peony 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于2024年3月30日在大连正式签署投资协议,联合向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人民币600亿元,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该笔投资为近五年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中单笔最大规模,体现出国际机构投资人对大连新达盟发展前景的信心。
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新设立的控股公司,其子公司为珠海万达商管,是一个商业广场运营管理平台,目前管理496个大型商业广场。自太盟、中信资本、Ares Management等现有投资人于2021年8月投资以来,公司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对股东的分红分别为2021年46亿元、2022年67亿元以及2023年88亿元。2023年12月12日,太盟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股权重组。按照协议,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太盟等投资人持股60%。本次投资是落实12月12日投资协议的具体内容,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独立的法人治理,更有效激励管理团队,提高经营能力和增长潜力,充分发挥新达盟在商业广场运营管理市场的行业龙头效应,保障其长远发展。据了解,此次投资是近期大连市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的重要成果,后续也将得到大连市政府充分的支撑保障。
万达和太盟,IPO和对赌之后的新解法
太盟和万达的投资早在2021年便已展开。王健林和单伟健的结识也是在此时展开,在各自领域风生水起的两个人,于2021年相遇了。
这一次,王健林因回A失败转战港股,决定拉来新的资本,其中便包含了单伟健麾下的太盟投资。

2021年8月,太盟投资曾联合香港地产大亨郑裕彤家族、碧桂园、中信资本、蚂蚁金服、腾讯等22家投资人,对珠海万达商管投资380亿元,其中太盟投资的出资额约为28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占总投资额的比例最大,约47.37%。
自太盟第一次牵头投资,太盟联合中信资本、Ares Management等现有投资人投资以来,珠海万达商管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对股东的分红分别为2021年46亿元、2022年67亿元以及2023年88亿元。
2021年10月21日,珠海万达商管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22年又陆续递交两次,但是结果三次均以失败告终。2023年6月万达商管第四次提交IPO,但半年内仍未有新动静。按照当时的对赌协议,若珠海万达商管在2023年底前未能完成上市工作,万达需要向22家投资者按照8%的收益率,回购总计为380亿元的股权,回购股权所需资金高达300亿元,在此基础上,万达还要支付12%的利息。也就是说,需要支付超过400亿资金。一边是多次IPO尝试未果,一边是对赌的期限即将到来,似乎万达已经被推上了绝路。

这一次太盟又出手了,2023年12月12日,太盟投资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太盟投资将联合其他投资者,在其2021年的投资赎回期满时,经大连万达商管集团赎回后,对珠海万达商管再投资。按照协议,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太盟等投资人合计持股60%。此次新协议的正式签订,无疑让万达和王健林都松了一口气。另外,就上市问题,新投资将不再设置对赌协议。
万达屡次获救的原因离不开投资者对其信任和支持,认可珠海万达商管在行业中领先的地位及对其未来增长的信心。并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珠海万达商管的发展。
珠海万达商管目前管理全国2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494个大型商业中心。过去两年中,珠海万达商管管理的商业中心数量从417家增长到494家,平均年增长率为9%左右。以管理的商业面积计,珠海万达商管现为全球最大的商业管理公司。
自现有投资人2021年入资以来,珠海万达商管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业绩目标,2021年税后收入为235亿元,2022年为271亿元,2023年(预估)为293亿元,平均年增长约12%。2021年税后利润为53亿元,2022年为75亿元,2023年(预估)为95亿元,年增率达34%。过去三年,该公司共计上缴税收约100亿元,对股东的分红分别为2021年46亿元、2022年67亿元以及2023年(预估)85亿元。
中东正在接手西方投资者的中国优质资产
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正试图利用西方投资者从中国撤退的机会,提出以折扣价购买他们在香港太盟投资集团(PAG)管理的基金中的股份。

据知情人士描述,阿布扎比主要主权财富基金的举动表明,随着美国投资者削减对中国的敞口,一些海湾投资者正在寻求抢购便宜货。
“这是从(以前)偏爱中国的美国投资者向中东投资者的转变,这些投资者没有同样的担忧,”一位了解该计划的人士表示。
黑石集团(Blackstone)持有少数股权的太盟投资集团(PAG)利用其董事长单伟建(Weijian Shan)建立的关系,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在中国进行交易的机会而享有盛誉,后者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位太盟投资集团的投资者表示,收购集团促成了Adia的交易,为其他人提供了退出的机会,因为“他们希望(投资者)致力于在中国进行持续投资,而许多美国和欧洲(集团)则不然”。
美国的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对在中国投资越来越谨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引发了美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而且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变得更加困难。
知情人士称,太盟投资集团两只基金的一大笔资金都与中国工业气体公司AirPower Technologies捆绑在一起,该公司最初于2017年由太盟投资集团投资。他们补充说,PAG已同意出售AirPower,中东资本有意向了解,但监管机构尚未批准出售。
根据追踪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数据库Global SWF的数据,2023年,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国有投资者在大中华区投资超过23亿美元,而2022年约为1亿美元。这是在中国国家政府团队于2022年12月访问利雅得之后,推动加强与中东的关系之际。

去年12月,由沙特阿拉伯8000亿美元的公共投资基金(PIF)拥有的Jafal Fund of Funds增持了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的合资基金eWTP Arabia Capital的股份,以挖掘有潜力在中东扩张的中国科技公司。
与此同时,阿布扎比的主权投资者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于9月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目前从中国公司有吸引力的估值和业务中看到了机会,从中长期来看,他们也非常看好中国,并希望通过投资加强与中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