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金融领域迎来一则重磅消息。
逾期 90 天,贷款性质大转变
2025年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贷款逾期超过90天即划为不良贷款,并需上报征信系统。这一规定统一了此前模糊的逾期认定标准,释放两大信号: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升级:要求小贷公司对逾期贷款分类管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逾期90天以上必须归为“次级类”或“可疑类”;
个人信用监管趋严:不良贷款记录将直接导致信用评分断崖式下跌,且保留期限长达5年。
据预测,至2025年,逾期群体规模或将介于1亿至1.5亿之间,而逾期总额更可能触及数万亿人民币之巨。与2024年数据相较,逾期人数激增约20%,逾期金额亦攀升了约15%。
这一新规的出台,无疑给每一个贷款人敲响了警钟。
征信受损的连锁反应
个人征信就像是我们在金融世界里的 “身份证”,良好的信用记录能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而一旦这份记录因为逾期 90 天的不良贷款而受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受到冲击。逾期90天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后,可能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一、金融活动受限:
一旦贷款逾期超过90天,信用记录将被标记为不良,这将直接影响贷款人未来的金融活动。申请新的贷款或信用卡时,通过率下降90%以上,即使获批,利率也可能大幅上浮。
此外,已有的信用卡可能被降额或冻结,部分线上支付功能也可能受限。
二、生活与职业发展受阻:
在信用社会,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良信用记录可能导致租房时被房东拒绝,求职时被企业筛选掉,尤其是金融行业或涉及信用评估的岗位。此外,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可能受到限制。
三、信用修复成本高信昂:
即使还清了逾期欠款,不良记录仍会在征信系统中保留5年。
这期间,贷款人需要保持“零逾期”的记录,否则信用修复将更加困难。
同时,新增贷款的审批难度也会大幅增加。
如何撕下不良标签
一旦贷款被贴上“不良”标签,借贷者或将面临低利率贷款的绝缘,甚至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更甚者,逾期记录将被征信系统记录在案,个人信用大打折扣,社会声誉和人际关系亦将受到波及。
更为严峻的是,逾期贷款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催收压力、法律纠纷接踵而至,对借贷者的个人生活、家庭关系乃至社会关系造成毁灭性打击。那么逾期超90天被认定不良贷款,欠债人该如何应对?
1、正视问题,避免逃避:逾期记录一旦产生,逃避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问题恶化。贷款人应正视逾期事实,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说明逾期原因,寻求解决方案。例如,逾期后需支付罚息(通常为原利率的30%-50%)和违约金(当月应还本息的5%),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债务翻倍。
2、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许多金融机构在面对逾期问题时,愿意与借款人协商,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因失业、疾病等不可抗力导致逾期的,可以提交相关证明,申请减免利息或延期还款。通过诚恳沟通,贷款人通常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理解和支持
3、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如果一次性还清欠款有困难,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还款计划。首先,梳理自己的债务情况,包括贷款金额、利率、逾期天数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定分期还款计划。例如,可以将债务按照优先级排序,优先偿还高利率的债务,或者先还清一部分,缓解当前的压力。
4、避免以贷养贷:以贷养贷是许多逾期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但这只会让债务问题更加复杂。一旦逾期,应立即停止通过新的贷款来偿还旧贷款。
如果自己在应对逾期贷款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法律援助或咨询金融顾问。法律专业人士能够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金融顾问则可以根据你的财务状况,为你制定个性化的还款策略,提供合理的理财建议,帮助你尽快摆脱逾期困境,修复个人征信。
基于此,不良资产行业观研联合行业机构推出《第七届个贷资产管理与处置论坛》,以“多元化举措化解个贷不良”为主题,邀请不良资产领域监管方、资产方、投资方、处置方等行业人士共同参与,探讨和把握个贷不良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促进金融个贷市场高质量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