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
习近平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习近平强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国将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3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后首个举办的“国家级”论坛,也释放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
今年外企参会呈现出多个特点:一是参会跨国企业国家范围广,共有21个国家86位跨国企业的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比去年增加3个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企业数量最多,共27家;二是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新高,是历年数量最多的,占企业总数的20%;三是参会跨国企业行业覆盖全,金融保险、医药健康、能源矿产等重点行业突出。
开幕式上,国家高层释放了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国务院总理李强23日上午在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积极解决企业关切,帮助外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3月2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及部分美国企业界人士。李强向美国企业发出“邀请函”。他表示,中国始终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分享发展机遇,将积极推动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我们发现,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出现了许多外资金融机构的身影:渣打集团、瑞士再保险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黑石、淡马锡、博枫、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
“近期的各种信号,都说明外资LP又要重新回来了。这两年,美元基金管理人的募资都不顺利,市场上许久没有美元基金新设的消息了,大家都在设人民币基金。作为双币基金管理人,我们也希望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两条腿走路’。”某双币基金管理机构合伙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在论坛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这些年,我们变压力为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积极的进展。我们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期,我们看到许多国际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的资产,我们真诚地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深耕中国投资的沃土,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从数据上看,中国依然是跨国投资的高地,“看多”“看涨”中国仍然是众多外企共识。截至去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近12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去年中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家,同比增长9.9%。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对外资LP而言,确实迎来了“回归”的重要利好和机会。
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关注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有不少突破性的亮点举措,我们摘取重点分析解读如下:
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
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总部型机构提供便利。
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
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在外商投资法框架下,修订《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完善并购管理范围,降低跨境换股门槛等。
拓宽外资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各类基金与外资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合作,支持在华外资企业扩大投资经营规模、深耕中国市场。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
对VC/PE行业而言,美元基金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支持,外资LP有望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布局。
“外资LP要回来了。此前不少美元基金‘歇业’,由于投资不顺、外资LP受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缩减出资导致募资金额大幅下降,加之退出渠道不畅,让不少美元基金遇挫。据我所知部分外资LP已经裁撤了国内团队。最新政策极大地鼓励和支持了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并且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可以预见的是将有一大批外资LP‘重回’市场。”某双币基金管理机构执行董事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我们关注到,自去年以来,利好外资股权投资的重磅政策利好接连发布: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去年6月国办发布的“创投十七条”提出“有序扩大创业投资对外开放”。
去年4月,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既涉及境外机构“募投管退”各业务环节,也包括支持供需对接、畅通投资退出、便利享受优惠等政府管理服务。
其中提到,鼓励境外机构与境内相关机构、政府引导基金等加强合作,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未来能源、工业母机、航空及航天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和方向,设立母基金或专业化子基金。支持获境外机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深化与相关国别的产业链合作。支持境外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这可谓是明确了支持外资母基金与美元基金的发展,并且支持其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此前美元基金在投资端的最大问题就是面临着“有钱没处花”、“硬科技投不进”的窘境。“ 很多硬科技优质项目都明确表示不接受美元基金的投资,这个比例可能要占到一半左右。这一方面有境外上市退出的问题,另外还有硬科技企业对投资机构出资背景的谨慎考量。在最新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会有很多科技企业改变对我们投资的态度了,投资沟通会更加顺利。”某美元VC机构人士对母基金研究中心直言。
我们也关注到,在引导基金行业,已有地方设立美元子基金:去年5月,据济宁市惠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达投资”)官网消息,惠达投资与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济宁市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惠达投资拟与招银国际合作发起设立首期美元基金,基金规模拟定1亿美元,其中济宁市相关出资主体出资49%,招银国际及其关联方出资51%。据悉,此次济宁惠达投资与招银国际合作设立的济宁市第一只引导基金外资子基金,旨在扶持济宁市优质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基金开始设外资子基金了。我们认为,这是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做法,对美元基金GP、双币基金GP来说是好消息。
随着《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实施,可见未来外资与引导基金的互动合作会越来越多。此外,方案中“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的举措亦值得关注。
当前,并购在国内市场可谓是十分火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超10个地区发布了支持并购重组与并购基金设立的政策,在政策暖风频吹之下,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一级市场会迎来并购基金的大爆发。
在此前我们承办的2024中国母基金峰会圆桌论坛上,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李针对外资进入中国投资的前景进行分析:“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设立投资性公司、设立美元基金通过FDI投资,都是可行的路径。长远来看,我认为我们的对外开放合作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境外的资方希望通过做LP来参与中国的人民币基金投资然后去做投资。第二是境外的管理方,在境外募到资金后与境内资金配合之后投资境内公司,并协助被投公司更好的走出去。同时,很多外资机构具有为出海企业赋能的优势,通过在中国境内募集人民币基金进行投资,再配合境外的资源,这样的过程是有逻辑的。对纯境外的资金来说,目前包括在欧洲、中东已经有非常多的资金入境,有很多有潜在的投资意愿。”
“随着各类会议和政策鼓励外资在华股权投资,我们对于外资LP的‘归来’翘首以盼。”北京某VC机构合伙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