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投中国1000亿!石油巨头沙特阿美计划继续加仓中国

百创资本杨伊诺:重视消费板块短期估值修复和长期布局机会

Bartra将投资 3300万欧 建设全新养老院项目Cookstown

联美集团徐卫晖:可持续的新能源投资 锚定“专、精、特、新”技术

赚钱的生意,真的没有大小之分。
我写过的靠2元一个馒头的小生意做到上市的巴比食品(回顾文章戳“卖馒头能搞10个亿”),上市之后连续8个涨停,现在总市值已超过88亿元。
做香菇酱的仲景食品登陆创业板,市值也超过77亿元。
还有“辣条一哥”卫龙,计划今年内赴港上市。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食品,都蕴藏着巨大的生意。
不过,也有人就是不走寻常路。
做到小吃类龙头的正新鸡排,目前的全国门店比肯德基+麦当劳还多,但别说上市,至今连融资计划都没有。
究竟正新鸡排是如何做到这么有底气,不靠资本市场赚钱?今天就来说一说。
年赚100亿的小生意
做对了哪三件事?
疫情期间,许多餐饮行业九死一生,正新鸡排却是一个逆势扩张的例外。
别看就是一家小店,正新鸡排默默努力了20年,光是门店数量,就是当之无愧的“下沉市场连锁餐饮NO.1”。
截至2020年中,正新鸡排全国门店数已经达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国的3倍,麦当劳中国的7倍。
就算是在疫情肆虐的去年4月,正新鸡排也坚持开出了近600家门店。
为什么正新鸡排能有如此底气?因为他们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选对了品类。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小吃品类多得数不过来,但是,要说最深入人心的,非炸鸡莫属。
毕竟大家都被肯德基、麦当劳的广告轰炸多年,早就培育出了消费习惯。
因此,在所有的中餐供应链里,鸡肉是全国最成熟的。
从食品安全标准,到养殖、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仓储到门店,再到配套供应服务商,鸡肉有着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链条。
有成熟的供应链支撑,意味着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模式容易复制,也是大规模开店的基础。
所以,做炸鸡生意,相对简单一些。
一般炸鸡都是半成品冷链到店,然后裹粉油炸,操作简单,只需1-2个人就可以完成。
这样一来,原材料容易,人工费不贵,炸鸡店于是开遍了大街小巷。
第二,选对了经营模式。
正新鸡排虽然现在有超过2万家门店,但成立了20年,高速扩张只集中在最近五年。
为什么呢?
因为正新鸡排在2013年开放了加盟体系。
在之前,正新鸡排花了13年时间,在全国开了近1000家直营小吃店。
从2013年开始,正新鸡排逐渐进入品牌扩张期。
比起德克士、小龙坎等正餐、火锅单店的加盟费动辄在100万-300万之间,黄焖鸡米饭、绝味鸭脖等单店的加盟投入只需要10万-30万。
手握几十万打算做点小生意的普通人,自然会选择开家小吃店。
凭借8万~10万元的较低加盟费,正新鸡排门店迅速在全国铺开。截至2020年5月1日,总门店数为21426家。
除了加盟费用低,正新鸡排还自建供应链平台。
从养殖、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仓储到门店,再到配套供应商服务,正新的供应链不仅为加盟商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甚至还为其他品牌餐厅提供供应链生态服务。
正新的食材供应链现服务总门店数已超过28000家,年销售额高达100多亿元。
第三,选对了消费人群。
据一位资深的小吃类供应商说:“10块钱和15块钱的消费群体完全不一样。”
所以,正新鸡排瞄准的就是10元价格的消费群体。
正新标志性的“鸡排+酸梅汁”套餐,促销策略就是“鸡排原价12元,现价10元,送5元酸梅汁”。
而且,正新鸡排的绝大部分门店都在小吃街、火车站、学校商圈、乡镇主街道等人流密集的地段,不提供堂食,一般就是8~30平米左右的档口店。
看着似乎不起眼,但是,真正做到了覆盖下沉市场,牢牢掌握着小镇青年的胃。
正新鸡排的创始人陈传武也说,正新就只是“赚一个鸡排的差价”。
不走寻常路
真的能跑赢?
一般来说,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规模,常规之路就是融资上市。
但正新鸡排的创始人陈传武更看重“稳”字,发展20年,关键词仍然是开店。
陈传武的理想目标是要开到5万家店。
陈传武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之所以坚定走大举扩张路线,原因之一是他预感餐饮连锁化比例会越来越高。
“对正新来说,要用规模体量来解决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物流供应链问题。”
也就是说,陈传武暂时不把正新鸡排送上市,是想进一步加深、巩固、夯实供应链“护城河”。
不过,上市与否,都会面对一个问题:只有一两个大的单品,如何杀出血路?
扩大品类,基本上是逃不开的方式之一。
所以,正新鸡排从2018年就推出“森林计划”战略,在主品牌之外,孵化出手摇茶、汉堡、烤鸭脖、水饺、螺蛳粉等新品类的子品牌。
不过,正新推出的新产品,仍然是不超过10元价格带,目的不是为了“出圈”,而是深耕同一类消费人群。
正新鸡排不忙着品牌升级,而是抱住下沉市场这块宝地不撒手了。
当然,正新也尝试在微信、天猫等平台开辟电商零售渠道,销售品牌手抓饼、煎饼、调料包、卤味小吃等产品。
不过,“销量贡献并不明显”。
现在,90后、00后已经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动动手指头就能点一份外卖,只注重开拓线下店的正新鸡排,还能不能跑过线上,依然要打个问号。
写在最后
其实,正新鸡排也开始急了。
从2020年开始,正新鸡排从12元涨到15元左右。
估计是两个原因。
一个就是原材料贵了,之前的价格已经无法保证门店盈利,二就是正新需要对品牌进行升级。
但是,任何一个品牌要升级转型,都会是一次消费者忠诚度考验。
考对了,那就是升级打怪通关成功,考错了,估计就是损失惨重。
但是,我们每一天,哪件事不是在做选择呢?
关键的是,选择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