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投中国1000亿!石油巨头沙特阿美计划继续加仓中国

百创资本杨伊诺:重视消费板块短期估值修复和长期布局机会

Bartra将投资 3300万欧 建设全新养老院项目Cookstown

联美集团徐卫晖:可持续的新能源投资 锚定“专、精、特、新”技术

这两天你一定听了不少机构抱团这个词。
简单说一下,啥是机构抱团,就是基金持仓过于集中某些龙头股,去年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今年增量资金又买入这些持仓股。机构资金进一步推高抱团股。
在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以及新能源汽车龙头股宁德时代(300750,股吧)等基金经理热爱的个股身上,都有着机构扎堆的身影。
没办法,基金经理也背着业绩考核的压力,而且在这个结构性牛市的时候,一些基金经理不敢乱动,机构抱团白酒,其实也是一种保守策略。
2020年基金收益大幅战胜沪综指涨幅,机构抱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了。
基金抱团也是市场无奈的选择。
机构抱团的股票大多是行业的龙头、业绩的佼佼者、稀缺性的资源。
基金的投资风格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去投资那些小而美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禁不住一小点涨幅,市盈率就到了100+。
而抱团的价值股,盘子大,多少资金进来也不会快速推高市盈率,是资金最理想的容器。
归根结底还是优质的标的过于稀缺。
现在是机构抱团推高了股价,更是这些公司自个儿争气业绩的正向反馈。
但除了这些原因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变。
注册制全面落地越近,注册制后,个股熊会比较多,但指数熊有些难度。
最后,还因为国家提倡“房住不炒”。
炒房的钱无处可去,也流入了资本市场。股市家庭资产配置向权益资产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加上居民越来越富,居民储蓄入市等等,需要投资理财的资金日益增长。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优质股稀缺,2020年,钱又太多了,没地儿去只能流入股市了吧。
因此,并不是说抱团是一种机构的选择,而恰恰说明了机构的无奈,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抱团。
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的人都关心,那这个效应什么时候会瓦解呢?后面还有没有机会上车。
先说一下,什么时候会瓦解,这个真不好预测。
也许是,某些抱团股业绩不达预期,股价暴跌,接着基金出现亏损后,大量赎回导致的资金踩踏事件。
可能是,市场过热,监管出面刺破泡沫。比如暂缓基金发行。现在抱团效应颇有一种旁氏的感觉,就是需要源源不断后来资金进入,才能推高原有的持仓股。但一旦基金发行受到限制,资金流入变少,那下跌也会随之而来。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能逃得过。
所以,现在就得开始做好投资的准备。
很多人问现在还能不能入手。
能,但是不能乱入手。
现在基金出现一个抱团现象。
普通人越来越愿意把钱交给机构打理。
而机构的口味一致,选头部公司、选好公司。
现在是不仅仅是要买基金,更要做基金组合搭配。
我们自己手动分散风险。
不能再全仓这种过往有高收益的行业股票,风险太大,一震荡就回到解放前。一亏损,就抵不住人性,没有信心就拿不住了。
耶鲁曾做过一个统计,如果分散投资多只目标收益率相近的基金,做一个投资组合,不仅能有效降低组合的风险,而且不会降低基金的收益,所以他们也称“分散投资”为免费的午餐。
一定是以宽基打底,再搭配一些行业指数基金。这样的组合才比较抗打。比如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基金+消费和军工行业。
就是一种稳中求进的经典的组合模式。
其次,均衡配置不同风格的优秀基金经理作为组合的核心持仓。持仓可以选择不同赛道的优秀主动型基金或者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做行业轮动。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
年末的时候和姐妹聊天,说到她去年很听我的话,定投了几只基金。
下半年基金赚了不少钱,想把所有的钱都放到基金里面。我看了一下他的基金持仓,买的都是消费型股票,当时看到的时候收益也有20%~40%不等。
我马上就建议她,赶紧卖出去一部分再配置一些宽基指数基金。
还好赶在大跌前止盈了一部分,不然辛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在基金组合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组合中的基金数量也不能太多,7只左右比较合适。
这个也是有机构做过测算的。他们发现在组合里面每增加一只基金可以明显降低组合的波动率,同时收益并没有明显降低,但组合增加到7 只基金以后,波动程度并没有随着个数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
组合就给人一种人多力量大,一个人站在那台风来了可能会被刮走,但是七个人抱着站那,就不一样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