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投中国1000亿!石油巨头沙特阿美计划继续加仓中国

百创资本杨伊诺:重视消费板块短期估值修复和长期布局机会

Bartra将投资 3300万欧 建设全新养老院项目Cookstown

联美集团徐卫晖:可持续的新能源投资 锚定“专、精、特、新”技术

最近,很多菜友问:新上市的光伏ETF(515790)能不能上车?
自12月18日上市交易到今天,刚好一周时间,光伏ETF已经涨了13%,正是当红辣子鸡,看着是有点流口水。
今天菜基就专门来捋捋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以及相应的投资建议。
投资切记不懂不投,所以要想知道能不能上车,先要了解光伏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
提起光伏发电,大家一般能想到的画面应该都是这样滴:
简单来说,太阳光照在这些太阳能(000591,股吧)电池板上,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转化成电能。
光伏发电并不是一个新玩意,很多人应该都见过,甚至老家的屋顶上就有,那为什么现在突然变的这么火呢?
这就要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历史: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光伏产业主要靠政策补贴,说白了就是不赚钱。
不赚钱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太高,而成本高的根源在于技术落后。
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政策补贴之下,吸引了大量有竞争力的企业来中国发展,国内光伏行业的技术也不断进步,逐渐诞生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头羊。
比如说如今,隆基股份(601012,股吧)是全球最大单晶硅片生产制造商,通威股份(600438,股吧)是全球最大电池片生产企业。
光伏产业链由上至下: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
数据显示,在光伏行业四大主要制造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中国光伏企业产量在全世界占比均在三分之二以上,且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一句话:中国已经掌握了光伏行业的话语权,主导全球光伏行业的供给。
说完光伏行业的发展历史,再来看看光伏行业的现状。
首先,近两年补贴已经逐渐退出,今年光伏行业迎来拐点进入平价时代。
成本下来了, 规模上去了,又掌握了核心技术,行业的投资价值自然就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全球主要大国对新能源达成共识,光伏作为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这个空间有多巨大呢?
12月21日,《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提出“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120GW)”的目标。
据统计,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最多的2017年才68GW,换句话说要达到明年的目标,增速要达到76%,远超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
从全球来看,到2019年光伏累计装机达到了627GW。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 1721GW,未来10年有174%的增长空间。
简而言之,光伏行业未来10年发展可期。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是不是有点小激动:一方面感慨国内光伏企业这么强,另一方面感觉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
终于说到了今天的重点:新上市的光伏ETF(515790),现在能不能上车?
上面的分析已经确认了光伏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我们现在需要解决上车时机的问题。
对于行业指数,看估值高低是判断上车时机的关键参考指标。
光伏ETF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
截止2020年12月25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前十大持仓股合计权重63%,基本上决定了光伏ETF的走势。
我们来看看前十大持仓股当前估值如何: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成分股估值都处在高位,只有一只成分股估值较低,且权重较低,对整体估值影响不大。
对比美股来看,在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滚动市盈率也不到22:
横竖对比都说明,当前光伏ETF的估值是偏高的。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高估不一定会立马下跌,而且如果这些企业的盈利增速跟上估值,那么高估值也能被消化。
所以,从估值的角度出发,如果你看好光伏ETF的未来,可以先小额定投,随时准备承受回撤亏损,大跌补仓,尽量拉开差价补,比如单日下跌2%以上。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光伏ETF大部分的成分股市值都在千亿以下,整体更偏中小盘风格,也就是波动会比较大,涨跌都很猛。
如果你恐高又害怕坐过山车,那么菜基建议你可以考虑新能源主题的主动型基金,通常都包含光伏行业的龙头股。
从中选出表现优秀的主动型基金,让基金经理帮你选股择时,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5期基金训练营要来咯~
2021年1月4日开营,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菜基不仅陪伴你学习基金理论知识,更会手把手教你实操基金买卖。
从去年4月成立以来,菜基组合至上周五累计收益已过5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30.05%。(原文回顾)
如果你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做到的,那不妨加入我们的基金训练营哦~
原价399元,现限时特价369,仅剩8个优惠名额。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