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浏览
拿了大把钱,买了这三样
发布时间 2020-11-25 22:15  |  作者 和讯名家  |  阅读 59
大家一直对我有个认知,我买了一堆基金。第一大块,是几年前就开始了的,指数定投。以及,我也会买一些行业指数,比如证券、环保、医药、金融等等

  大家一直对我有个认知,我买了一堆基金。

  我澄清一下吧——

  哈,确实买了挺多。

  大家常看我文章的话,应该也能看出来——

  我的基金主要分成三大块。

  今天说说吧。

  第一大块,是几年前就开始了的,指数定投。

  基本选的都是,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科技50etf等等这样的宽基指数;

  看估值买:

  低估时多买、高估了就少买或不买。

  以及,我也会买一些行业指数,比如证券、环保、医药、金融等等。

  有时候出来一些新鲜的etf,我也会尝尝鲜,比如日经etf等等,这些投资海外的品种。

  可惜卖得早...

  anyway,因为早就开始指数定投,我在上面已经投入了我大部分的钱。

  筹码攒的足足的。

  现在除非是大跌,或者估值又跌到低估区间,我基本不动了。

  

  第二块,精选主动基金。

  如果在计划之外有了闲钱,我会挑一些优质的(我认为)主动型基金买入。

  像我之前提了一嘴的,2016年底我用4433法则选出的几个基金;

  还有今年我频繁提到的,一些优秀基金经理的产品。

  比如张坤、朱少醒、谢治宇等等。

  遇到好的主动型基金,我会先少量的买一点,了解更多之后,再加大投入。

  这部分主动投资的钱,主要是想看看...市场上最聪明的脑袋,能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

  想多赚一些嘛。

  ...

  那第三块呢,我还会买一些固收+、绝对收益类的基金。

  这块的钱目标很纯粹——

  最好只赚不赔。风险小。

  这类基金的最大特点是:

  它们的波动比较小,特别注意控制损失。

  大家一起跌时,它跌的少;遇到上涨的时候,它涨的也比较矜持。

  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

  把时间拉长了看,它的涨幅虽然很温吞,但却是一直持续往上走的。

  持续赚钱ing。

  画出了一条向上的斜线。

  光说没感觉,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大家看黄线:

  第二个:

  再来一个:

  这几个产品分别是——

  金鹰灵活配置混合、中银广利混合、交银周期回报混合

  随便举的例子,没有推荐的意思

  可以看出,这几个产品虽然收益不一样,但它们的走势基本都是这样——

  平缓着向上,几乎是一条直线。

  中间的“褶皱”——也就是涨跌,比一般基金要小很多。

  走的稳稳的。

  比如说今天沪深300跌了1.28%,跌挺狠的,但上面这三个基金的跌幅分别是:

  -0.44%、-0.44%、-0.16%

  就摔的轻多啦。

  原理也没什么神奇的,就是它们玩的比较保守——

  少部分钱买股冒险,大部分钱买债券守住堡垒,偶尔打新+可转债额外吃点肉。

  稳重、不慌不忙。

  总之——

  我那些不想冒险的钱,就放这种基金里面啦。

  虽然并不是每个都能一年赚百分之十几,有的一年也就赚个5、6%;

  也并不能保证100%只赚不亏——只能说,这是它们的目标。

  但,总比扔银行只挣那么一点强呀。

  比如,我年初挑了5个固收+基金,它们今年的收益分别是——

  还是很不错的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越女事务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目录
首页 国内 国外 宏观 企业 人物 专题 创投 产业链 理财 股票 资管 并购 上市 债市 国企 机构 VCPE专项通道 上市公司专项通道 央国企专项通道 政策研究专栏 资源同步OA通道 机构数据API定制 科创企业申报 拟上市辅导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