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浏览
关利欣:新型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4-17 16:35  |  作者 新京报  |  阅读 53
4月17日,在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新型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力量。从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我国有着全球最强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4月17日,在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从国内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来看,从生产、分配、流通到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的拉动力,也是最主要的拉动力,是拉动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动力。

新型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力量

今年一季度,我国消费数据表现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关利欣表示,今年一季度消费快速复苏,特别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迅猛发展,例如疫情以来较为普遍的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国家也看到了新型消费的重要性,相关部门都在合力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发改委等部门最近发布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关利欣提出,新型消费的发展在下一阶段将成为拉动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力量。新型消费不仅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包括满足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要素资源的配套。

关利欣表示,国内大循环并不是只关注国内市场,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格局,是内外联通的。从国内市场看,现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国内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需已经成为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特别是从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连续多年成为首要动力。从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我国有着全球最强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经过近年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也在不断地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另外,我国具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不仅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还有将近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优势。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关利欣表示,促进消费可以从多个角度发力,比如需要增强消费能力,完善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主要和最直观的是要增加收入,国家也一直在推进增加收入的改革措施,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个税改革,个税现在有一些专项的抵扣。下一步,如何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以及个税以家庭收入为基础来征收,这些都可以进行研究和探索。

在收入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也可以增强消费能力,比如扩大就业政策,给老百姓(603883,股吧)提供充足的就业,让大家通过劳动增加收入,也可以扩大消费;还有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方面能够进行托底。另外还涉及政府的公共支出,政府把教育、医疗等公共支出做得更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钱可以作为可支配收入来消费,也是重要的方面。

流通能有效带动国内大循环畅通流转 下一步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在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方面,中央层面已经明确了要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关利欣提出,流通作为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带动循环畅通流转,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是着眼于新发展格局对流通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现代流通体系要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如何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体系来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次,现代流通体系要推动供需适配。经济循环高效率流转,是由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流通是中间环节,可以发挥联通生产和消费的作用,能够实现更好的供需匹配。现代流通体系还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流通引领生产的先导作用,要把最终消费需求的变化传导到生产端,形成产业链的高效传导。

另外,还要利用流通体系来实现内外循环的融合。流通包括内贸流通、外贸流通,如何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

流通还发挥保障经济循环安全的作用。在疫情发生期间,内贸流通在应急保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避免“卡脖子”现象的发生,也需要通过现代流通体系,发挥保障经济安全的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吴兴发





 
目录
首页 国内 国外 宏观 企业 人物 专题 创投 产业链 理财 股票 资管 并购 上市 债市 国企 机构 VCPE专项通道 上市公司专项通道 央国企专项通道 政策研究专栏 资源同步OA通道 机构数据API定制 科创企业申报 拟上市辅导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