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浏览
从摆路边摊起赚600亿,这男人真魔幻~
发布时间 2021-05-18 14:12  |  作者 和讯名家  |  阅读 78
网络中的面试和现实中的面试真的相差太多了去我的视频号看看↓↓↓“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这是「维小维生素」第806篇原创文章全文阅读约需7分钟吃货的力量,果然够强大。又有一家网红食品,要被大家“吃”到上市了。它就是辣条界的扛把子,每天卖出500吨的卫龙辣条

吃货的力量,果然够强大!

又有一家网红食品,要被大家“吃”到上市了。

它就是辣条界的扛把子,每天卖出500吨的卫龙辣条。

别看辣条这种小零食,便宜又低端,也没啥技术含量。

现在的卫龙,还真的是一般人高攀不起呢。

在筹备上市之前,卫龙已经获得了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腾讯系、马云旗下云峰基金等资本大佬的青睐。

现在,卫龙的市场估值已超过600亿,比A股的“零食三巨头”三只松鼠(300783,股吧)、良品铺子、洽洽食品(002557,股吧)的三合一还要高。

卫龙辣条,怕不是拿了晋江文学男主角的剧本吧!

那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从小作坊走出来,大家儿时5毛钱就能买到的小零食,如何逆袭成为价值百亿的大男主。

生意不在大小,在于抓准机会

卫龙辣条的老板刘卫平来自湖南岳阳平江县。

这个县厉害了。

全国辣条年产值580亿,一个平江县就能占200亿。

全国有将近1000家辣条企业,90%都是湖南平江人开的。

所以,同为湖南平江出来的刘卫平,做起辣条生意,似乎理所当然。

不过,大家都做同一样生意,也意味着竞争大,同质化情况严重。

如果杀出一条血路?

刘卫平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走出家乡湖南平江县,跑到河南省漯河创业。

为什么?

因为做辣条的原材料是面粉,而湖南平江县在南方,不种小麦,面粉只能靠外地运输,增加了成本。

于是,刘卫平和很多人一样,跑到了小麦的主产地河南。

然后他注意到,河南的漯河,铁路线交汇,交通发达,非常适合运输产品和开拓市场。

于是,卫龙辣条在河南漯河扎根了。

第二件事,就是找对定位,精准投放给目标客户。

面对这么多竞争对手,要推出新产品,谈何容易。

不过,刘卫平好像天生就明白什么是精准投放。

他把自己的辣条海报张贴在大超市、学校和社区小卖部,全方位覆盖目标消费人群。

很快,他的辣条生意走上了正轨。

接下来,他又从产品思维出发,把辣条改成小包装,方便学生们随身携带。

凭着这更好的体验,卫龙辣条又收割了一批忠实用户。

第三件事,就是从小作坊升级为品牌经营。

刘卫平的辣条生意,一开始只是每天从早到晚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既当老板也是打工人。

但是,他不甘心一直做小本买卖。

在2002年,他改良了设备,让辣条产量暴增,从小作坊升级为工厂的生产量。

然后,他在2003年注册了“卫龙Weilong”商标,将辣条进行品牌化。

而且在2004年,他就舍得花费几百万从欧洲购入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同时设立了专业的质检团队。

事实证明,他这钱花得值,而且,非常有前瞻性。

2005年,整个辣条界遭遇滑铁卢。

3·15晚会曝光了辣条生产的地下黑作坊,报道中,不仅生产环境恶劣,辣条的用料也不卫生,还添加违禁添加剂:霉克星。

一时间,关于辣条的谣言越来越玄乎:“大妈用脚踩的”,“原料是卫生纸,在厕所熏的”……

消费者闻风丧胆,辣条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断崖式下跌。

一大批辣条厂商相继倒闭,剩下能盈利的企业也不足10%。

这个时候,卫龙的未雨绸缪就显示出威力了。

卫龙辣条因为早就布局规模化、自动化生产,于是向大众公开全自动化无菌生产的车间视频,打了一波漂亮的翻身仗。

刘卫平继续趁热打铁,请了当时的网红张全蛋去车间直播。

接地气的辣条+接地气的草根大V,这种合作模式让卫龙迅速出圈。

从此,辣条界卫龙一家独大,虽然时有负面新闻,却让人欲罢不能。

营销鬼才,最会蹭热点

当然,卫龙辣条能在零食界独领风骚这么多年,手段当然不止三个。

不过,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们的营销手段。

从一开始就知道抱紧学生群体的卫龙,做起营销也是非常野。

先是砸钱请杨幂、赵薇等明星代言,把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普通小作坊彻底区分开。

后来,明星代言不新鲜了,大家喜欢玩跨界。

卫龙一样懂。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卫龙就整了个哪吒联名款。

电视剧《延禧攻略》火了,它也会顺势造梗,组了一个卫龙CP。

流行回忆杀?

没问题。

卫龙干脆和晨光一起,弄了个补作业套餐。

年轻人喜欢玩游戏?

咱也有!

卫龙开发过一个手游,叫做卫龙霸业。

玩游戏通关之后,就奖励“卫龙淘宝店铺优惠券”。

手游上线后,短短3天,就给卫龙的天猫旗舰店带来了几十万的收入。

当然,最出圈的营销事件,就是卫龙蹭苹果的热点。

模仿苹果发布会的风格,还推出一系列新产品辣条mini、burn kiss……

反正那一段时间,不吃辣条的我,也被这种高大上、性冷淡风格的包装所吸引了。

除此之外,卫龙还尝试过辣条包子、辣条粽子、辣条火锅等多种鬼畜跨界产品。

甚至还有辣条人字拖,辣条香水等周边产品。

总之,卫龙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营销的成功,也直接带动了卫龙辣条的销量。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分别销售了15.55万吨、17.33万吨和17.95万吨的辣条。

也就是说,卫龙2020年平均每天卖出约490吨辣条。

而且,卫龙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7.3%、19.4%、19.9%。

要知道,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为10%。

也就是说,卫龙的赚钱能力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如此厉害的赚钱能力,难怪让腾讯、红杉、高瓴等资本大佬都为他低头,大呼真香。

写在最后

当然,辣条有个最大的硬伤,就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辣条是“垃圾食品”,不宜多吃。

特别是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饮食健康,到处都是宣传低油低脂、0糖0卡的产品。

油乎乎的辣条,真的还有市场吗?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有个外号叫“肥宅快乐水”,多喝对健康不好。

可是,可口可乐照样在全球流行,也一直是美股市场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炸鸡也不健康,但不影响肯德基、麦当劳每年一直赚钱。

所以,辣条也一样,拥有自己的一大帮忠实消费者。

甚至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教你如何健康吃辣条的小技巧视频。

说白了,人类天然敌不过脂肪和糖的味道诱惑。

只要是好吃的东西,永远会有人买账。

利用人类的天性来赚钱,就是一种敏锐的商业洞察。

而这种敏锐,才是靠近财富的终极能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目录
首页 国内 国外 宏观 企业 人物 专题 创投 产业链 理财 股票 资管 并购 上市 债市 国企 机构 VCPE专项通道 上市公司专项通道 央国企专项通道 政策研究专栏 资源同步OA通道 机构数据API定制 科创企业申报 拟上市辅导 地图